DETAILS
详情
这3类人,强烈建议二战!否则你会后悔!
都说“一战打基础、二战上岸、三战进命题组”,这并不是调侃,而是很多考研人的真实写照。中国教育在线数据显示,从2021到2023年,考研中的往届生比例持续上升,几乎占据了考研人数的一半。很多人选择“再战”,不仅仅是因为遗憾未能上岸,更是因为目标明确、不愿轻易放弃。
但,二战到底值不值得?又适合什么样的人?今天这篇文章,我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个话题。
01
二战的优势
01|复习经验丰富,避坑能力大幅提升
二战考生在经历过一轮备考后,对考研流程已经不再陌生:报名、网上确认、复习节奏安排,甚至是订房抢考场……都更有经验。同时也更清楚自己的短板在哪,能针对性弥补,少走弯路、提高效率。
02|目标清晰,动力更足
很多一战考生并不是输在努力上,而是在方法或心态上。比如初试差几分落榜、复试被刷,这类“临门一脚”的失误说明方向基本正确。此时选择再战,意味着对目标更加坚定,也更清楚研究生学历对未来职业发展的重要性,整个人更有冲劲。
03|基础打得更牢,复习节奏更自如
不论是否更换院校或专业,二战考生普遍拥有较好的知识储备,尤其是在公共课方面;复习时不再是“从零起步”,学习效率更高、节奏更稳。
02
二战的挑战
01|竞争依旧激烈
虽然考研人数下降了几十万,但热门院校和专业的复试线依旧居高不下。不论是985名校,还是普通高校,考研依旧“卷”得厉害。一志愿上岸,依旧很难。
02|心理压力不容小觑
落榜的打击、孤独的备考、周围同学工作上岸的落差……都可能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。如果情绪长时间得不到疏解,会严重影响复习效率,甚至身心健康。
03
哪些人适合二战?
01|分数差距小、非主观失误落榜
如因单科差2分、复试被刷但排名靠前、考试当天生病等突发情况导致落榜,这类同学的基础已具备,“二战”胜算很大。
02|明确目标,有清晰职业规划
不为逃避现实、不为随大流,只因想进入更高平台、学习心仪专业、提升未来就业质量。这类人知道“为什么考”,也更有动力走到最后。
03|真正热爱学术,想深耕专业领域
在本科期间就展现出浓厚学术兴趣,例如参加科研、组织读书会、论文获得优秀的同学。如果你是为了学术深造而来,那么“二战”不只是翻盘,更是深耕。
04
二战前要考虑的3个问题
01|要不要换学校或专业?
看你一战失败的核心原因:
➤ 目标太高 or 专业不适合 → 可以换
➤ 公共课拖后腿 → 可选无数学专业
➤ 学校政策变动 → 建议换
➤ 目标院校友好、差距不大 → 不一定换
02|家人是否支持?
家人往往是你坚实的后盾,但也可能是压力来源。如果家人不理解,请尝试耐心沟通,表达你的规划与信心;若家人支持,也别因此背负“不能失败”的沉重包袱——放平心态,专心备考即可。有时候不理解≠反对。
03|脱产 or 在职?
脱产考研意味着要承担一定经济压力,要求强自律;在职考研则需要平衡学习与工作,时间紧张、体力消耗大;不论哪种,建议先试行备考一段时间,再决定最终模式。
05
二战如何“卷”得更有效?
📍第一步:复盘分析
分析失败的原因是第一步!包括每个阶段的复习安排、各科得分情况、题型掌握程度,甚至要分析考试当时的状态。建议可以请有经验的学长学姐带着你复盘,更容易发现盲点。
📍第二步:科学规划
听课≠掌握。听懂后要及时回顾、用自己的语言复述知识点、做题实践巩固。每天任务明确,避免陷入“瞎忙”。
📍第三步:调整心态
情绪崩溃的时候,请及时倾诉;疲劳积累的时候,适当休息。可以加入学习小组、或找一位监督你的“搭子”,让这段路不再孤单。
06
找对方法,才能少走弯路
对很多准备二战的同学来说,比“坚持”更重要的,是“找到对的方法”。
如果你曾在一战中遭遇自律崩盘、计划混乱、资料杂乱无章……
如果你备考到后期身心俱疲、效率低下、无人问津……
那不妨认真考虑一次集训营,让你从环境、师资到规划,全方位“脱胎换骨”。
峰研教育【26考研全年集训营】现已全面启动专为基础薄弱、自控力差、目标明确但不知如何下手的同学定制,在“沉浸式”学习环境中,打造真正的备考闭环。
🔸 封闭管理| 吃住学一体,杜绝内耗拖延
🔸 全程规划| 公共课+专业课双线布局,节奏清晰稳进
🔸 师资强大| 全职老师授课,小班面授,主观题反复批改
🔸 学管督学| 硕士学管师1v1伴学,规划、监督、反馈全覆盖
🔸 择校指导| 丰富的院校数据+模拟测评,精准落点,避开雷区
🔸 人文关怀| 每天自习监督、心理辅导、状态跟进,不放弃任何一个人
📍集训地点:济南历下区山东财经大学燕山校区南门对面学府蓝山大厦
📍开班时间:滚动开营
📍适合对象:2026考研二战生/应届基础薄弱生/全程需要监督与节奏的同学
你不是做不到,你只是还没遇到对的节奏。峰研,我们陪你全力以赴,拼一个不留遗憾的未来!
愿每一个愿意再试一次的你,都能收获值得骄傲的结果。愿明年的春天,你能自信地对所有人说:我,上岸了。
总部:
济南市历下区荆山路学府蓝山2楼、3楼、17楼、18楼、19楼
联系电话:0531-83687268
张老师:15563363337(微信同号)